top of page

彩鴻實業|每個家裡都有我們公司的產品





「每個人家裡,最少會有一樣我們家製造的產品。」方怡文總經理一邊領著我們穿梭在2400坪的廠房裡,一邊和我們說笑著。位於嘉太工業區的彩鴻實業有限公司創立於1996年,擁有多年承攬政府單位和民間企業的各式牌面承製經驗,舉凡耐候性極佳之車牌、門牌、瓦斯牌、戶外指標、大型交通標誌牌面、內照式燈箱等等各式牌面,業務範圍之廣泛,在同業中也相當少見。

開業不久遭人倒帳,不畏艱難累積經驗

創辦人李忠和董事長和葉容如副董事長伉儷。

李忠和董事長和葉容如副董事長一同接受採訪,公事上,兩人是公司裡的搭檔,私底下,兩人是結婚多年的恩愛夫妻,多年來兩人共同經營著家庭與事業。



夫妻倆走進傳統產業並非人生規劃,背後淵源可從李董事長的母親說起,李母是化學藥劑的供應商,在嘉義工業區一帶開業已久,因為取得原物料方便,夫妻倆初初成立公司時,以製造比賽得獎的獎牌起家。後來因為熟悉蝕刻技術,進而做起了刻花的餐具。金屬質地的刻花餐具,在市面上鮮少看到,細膩的紋路,全靠蝕刻技術刻畫,即使量產起來,與其說是商品,更有幾分像是藝術作品。



但在民國80年代的傳統製造業,還不懂得行銷跟市場調查,這樣精緻的商品叫好不叫座,光是當時所需的模具,一套要價五十萬,期間又遇上客戶倒帳,總計虧損了近幾千萬,還留下一堆賣不出去的商品,最後只得忍痛低價賣給獅子會當作與會贈品,而剩下的那些至今仍堆積在倉庫裡。


各式各樣的金屬面牌,說全台灣每一戶都有彩鴻的產品一點也不為過。

虧損不是真的失敗,接下公家標案

失敗的經驗沒有讓他們放棄,這一次蝕刻技術的運用,讓他們累積了更多技術經驗,既然私人企業的訂單有風險,不如轉而投標公家機構的標案。



不久後,他們接下了政府村里街路門牌訂製工作,但是卻沒想像中簡單,葉容如副董事長還記得,總共有100萬戶,門牌需要由他們校對,並且在印製過後施工編釘,其中校對工作相當繁瑣,某些違建戶甚至會出現戶籍和門牌不一樣的狀況,而且當時電腦還不普及,從政府手中收到的戶籍資料高達數十箱,全都是由各鄰里手寫集結而成,字跡難免潦草難以辨認,為了後續的製作程序,他們還得額外聘請新進員工輸入到電腦裡建立資料庫。接下來,他們又承攬車牌製作的案子,葉容如副董事長說:「車牌的交貨期很短,公部門接案大部分是量多時間少,總250萬片的車牌,其中有六成是原料的錢,因此需要準備的資金也很龐大。」


承接政府標案的確成為他們的事業上的一大里程碑,除了進入一個不同的經營階段,穩定了員工薪水,也從經驗中學習成長不少。有趣的是,生活中還有許多我們看得見的公物,都是由他們所生產。葉容如副董事長說,像是阿里山步道的解說牌,就是其中之一,要將笨重的解說牌搬上山已經不容易,何況要搬的解說牌豈止一座,問她這樣的工作內容,會不會嚇跑員工?她說:「我們都當作是工作中的樂趣,我們員工跟著我們到深山步道施工安裝解說牌,藉著工作可以到各個觀光景點遊覽;回來還會分享在秘境步道裡看到了山羌、帝雉等保護類動物。



又或是路牌燈箱、燈會招牌、台電標示等等,道路上常見的交通號誌標示也同樣出自他們工廠,這類型的施工,得選在大半夜進行,一夜天光之後,用路人才能靠著標誌號誌維持著交通安全,一切自然而然地像是沒發生過,「熬夜」不同於爬山,雖然不會變成興趣,但每當他們看到用路人平安的通過的時候,心中是滿滿的成就感,服務社會也是他們對工作的堅持。


不過,政府標案採「最低價決標」已是常態,並非每次都能順利得標,以品質與技術取勝的他們,優勢在於儘管是市面上還沒普及的產品,他們仍有完備的技術和廠房可以完成,無奈的是逆向工法比原創技術來的簡單,等到了他們出產的產品完成,其他的廠商開始便能模仿,並訂下更低的價錢,導致他們往往只能搶到第一標,葉容如副董事長說:「解決的辦法就是,我們只能每年更新廠房設備,以設備效率節省人力成本。再來就是不斷地求新、求變、求進步。



──

完整內容收錄於《足跡.事蹟.軌跡(二)》一書




  • Facebook社交圖標
  • YouTube社交圖標
  • Instagram

心想文化創意 足跡事蹟軌跡 品牌影音

(02)2500-6670

© 2018 by ShinShan Publishing & Creative Co., Lt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