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公益採訪】「視障陶笛街頭藝人」 魏曉婕──將色彩寄予音符 為人生尋求燦爛

十八歲,自是人生如春時節。爛漫情懷與繽紛色彩瀰漫之際,美麗可人的女孩兒宛如一隻青春雀鳥,抖擻著新發羽翅,站在枝頭啁啾囀鳴著美妙的初啼。


曉婕跟所有少女一樣,剛準備要出發,去追求自己的夢想。愛畫畫的她,從復興美工畢業,正為了心目中的第一志願──台北藝術大學而努力著。也許是整天埋首於畫室,才換過的近視眼鏡似乎應付不了用眼過度的疲憊,那陣子常常視線模糊。總以為揉揉眼睛就好,誰知,上天為她的生命安排了一名魔王級的挑戰者;更殘酷的是,這個對手,不在眼前,竟然就藏在自己的身體裡……。




家人是曉婕的最大支持,有了這個強而有力的粉絲團,再大的困難都有人陪伴共度。


青春折翼 斑斕世界只剩黑與白

從小就展露繪畫天份的魏曉婕,毫無疑問地為自己選擇了美術之路。準備升學之際,眼睛出現不適症狀,起初以為是散光加重,並沒放在心上,直到準備報考文件時,媽媽發現她為了寫字,整張臉幾乎都已經快要貼到桌上,才被「抓」去眼科報到。


眼科診所視力量表上最大的符號都看不清楚,醫師認為曉婕狀況不尋常,建議她們到大醫院就診。心急如焚的魏媽媽先帶著她去詢訪一位經驗老道的眼科名醫,經過仔細問診,醫師研判曉婕「可能」長了腦瘤,再次建議要儘快到大醫院做更深入的檢查!


這無疑是體內大敵所發出的第二封宣戰書!醫師的初診讓全家頓時陷入愁雲慘霧。「心理真的會影響生理!」曉婕回憶當時,可能因為衝擊太大,得腦瘤的噩耗如黑潮鋪天蓋地襲來,在短短三天內,她的視力竟然短時間嚴重退化到僅能感受光源,近乎全盲。沉悶的情緒甚至也讓曉婕體力下滑,身體跟意志都虛弱疲憊不堪!



曉婕受邀參加公益表演活動,將正能量帶到社會每一個角落裡。


遍尋解方 不放棄一絲希望

天下父母心,魏爸爸、魏媽媽不得不強打精神,帶曉婕到大醫院接受電腦斷層檢查。結果發現,她的腦中央的確長了一顆壓迫到視神經、約2.8公分大的腫瘤,需要馬上住院開刀,將病原取出。找到敵人,能除之而後快是最好,偏偏老天不如人願,讓醫師在動刀前臨時喊「卡」,原因是腫瘤位置太詭譎,且因已與曉婕「共存」太久,手術不僅無法保證視力得以恢復,還可能因動刀而影響到其他神經,產生後遺症。最終,手術一途宣告出局。


此後,魏家有好幾年的時間都在四處奔波,尋找腦瘤的解方,中醫、西醫甚至是偏方他們都嘗試。為了不錯過任何希望,無論有多遙遠、多不方便、多昂貴,都要試試看!就在群醫都束手無策、沒有醫師敢動刀之際,朋友介紹他們到新店慈濟醫院試試看。


經過醫師評估,提出用治療癌症的「直線加速器」來縮小腫瘤的建議。歷經了一個月的療程後,腫瘤如期變小,但視力依舊沒有恢復,不過這對為家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好消息了!原來,上天要曉婕學著與敵人好好相處,目前她只需定期追蹤腦瘤狀況即可。



在不同的舞台上,都可以看到曉婕為大家演奏及演唱的身影。

轉念看世界 獲得的比失去多

也曾埋怨老天不公平,為什麼這種罕見疾病會輪到自己身上?!聽說同學們都一一升學、就業,自己卻因失去視力而像籠中之鳥無法展翅高飛。鬱鬱寡歡的她一度封閉自己,常躲在棉被裡哭,但她的眼淚從不讓爸媽看見,因為貼心的曉婕知道,父母一定會比她更難過自責。


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,曉婕漸漸發覺,比起其他病友,自己簡直幸運多了!好在,一般腦瘤患者會有的頭痛困擾、性格丕變、或肢體不協調等狀況,她通通都沒有;好在,她得到的是腦瘤,而不是癌症;又好在,她是後天發病,比起其他盲人朋友,至少還曾經看過這個美麗的世界……,這一切的「好在」,其實都來自於曉婕先天的樂觀及家人所給予的無盡溫暖與支持


正因為失去視力,她也才能「看見」爸媽的用心良苦。身負工作的爸媽總是不辭辛勞地接送她往返醫院,替她張羅生活大小事。每次在病床上睜開眼,爸媽一定在身邊,聲聲探問她渴不渴?餓不餓?如果不是爸媽帶領她重新走進社會,勇敢接觸人群,這隻美麗的小鳥兒怎麼有機會,換另一種姿態飛翔?





完整內容將收錄在《足跡.事蹟.軌跡(五)》一書

Comments


  • Facebook社交圖標
  • YouTube社交圖標
  • Instagram

心想文化創意 足跡事蹟軌跡 品牌影音

(02)2500-6670

© 2018 by ShinShan Publishing & Creative Co., Lt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