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品牌,相信您絕對不陌生:南仁湖集團、聚泰紡織、好家庭毛巾、茶湯會、莫尼廚房、打鐵豆花、甘心樂意、大象山、心之芳庭……,曾受業主委託,經手規劃這些美好事物的「好品牌事物所」創辦人蔡文旗,一開口就惹得哄堂大笑,辦公室氣氛頓時輕鬆起來。蔡文旗的品牌設計路走得就像他的性格,總不愛按牌理出牌。入行十多年,從對設計的好奇變成使命,他堅信,唯有把握並善用每個機會,才是穩穩向前的關鍵。
想學設計 別太乖
笑聲爽朗、思路極為清晰的蔡文旗說起小時候,忽然有些靦腆──爸爸是水電承包商,他便念了機械科,學生時期的他成績不突出,自然不是師長注視的對象,總覺得自己像艘迷惘的小船,直到服兵役期間的某次聯誼場合,生性有些頑皮的蔡文旗,隨口稱自己正從事設計工作,竟引起眾人一陣驚呼!那陣驚呼讓蔡文旗發現,自己其實有那麼點喜歡引人注目的感覺,他開始好奇究竟什麼是「設計師」?而當時的他並不知道,未來,他將會隨著那陣驚呼而閃閃發亮……。
服完兵役的蔡文旗某天隨意一瞥,恰好瞧見一張「誠徵設計師」的大布條,他又驚又喜,以為設計之路就此開啟,趕緊趨前詢問,卻發現只是廣告公司暫時將客戶委託的作品掛在外頭而引發的烏龍;然而,老闆看他滿臉誠懇又肯學,便給他工作機會,結果蔡文旗到職的三天裡,全在焊接招牌。他想著自己心目中的「設計工作」,絕不是這電光火石的工夫,於是,逕自來到當時台中最具規模的品牌設計公司樓下,按了門鈴,自告奮勇要來面試。
進辦公室的短短三十分鐘,還是門外漢的蔡文旗第一次知道什麼是空間的「設計感」,想當然,這個面試他碰了一鼻子灰。但他沒放棄,緊盯著名片上頭的電話號碼,連續兩星期,每天都按下那串數字,懇請老闆給他機會。終於,他得到了第一份設計工作,也聽取老闆建議,為取得商業設計專業學歷,開始了早上工作,晚上念書的人生。
網住機會 終成頭家
第一個工作,蔡文旗待了五年多,竭盡所能地吸取知識與經驗,從初出茅廬到獲得平面設計獎項,接著擔負企劃、操作品牌經營等工作,協助過「歇腳亭」、「台灣第一味」、「弘爺漢堡」等台灣知名連鎖品牌,接著他用一支三分鐘的影片,向專職操作國際品牌的設計公司毛遂自薦,開啟另一段學習之路。
在新公司大展長才的蔡文旗,因為家中新成員的誕生,選擇告別朝九晚五的日子,轉為在家工作的SOHO族。儘管靠著兩位前東家協助,客源沒斷,但對於未來,蔡文旗逐漸感到遲疑,一晃眼,八年竟匆匆過去。
直到38歲時,一位擔任餐飲顧問的朋友拋了一個問題,讓他思考了一整夜:「你有沒有想過十年後,你還在跟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競爭接案?」當下,蔡文旗認為對方在調侃他,怒氣直衝腦門,但冷靜過後,他接受了朋友的創業提議。短短兩年,好品牌事物所從一張辦公桌的範圍,逐步擴展為56坪的辦公空間,這樣的推進,蔡文旗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呢?
完整內容將收錄在《足跡.事蹟.軌跡(六)》一書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