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「和順水電工程行」邱家和 | 打破刻板印象 為工程行業注入清新活水

與老闆邱家和相約在一處年輕氣息洋溢的餐廳裡,店內呈現工業風裝潢,播放著輕快流行音樂,讓人不禁期待,會挑選這種餐廳受訪的水電工程老闆,究竟會是什麼模樣?一位看來年輕斯文的大哥主動上前打招呼,正是邱老闆本人!一坐下,便開始解釋身後的環保冷氣如何運作,親和有禮的互動馬上化解了初見面的生疏,實在讓人難以聯想,眼前這位正是一家水電工程行的負責人。說到創業緣起,儘管臉上掛著笑容,卻能感受到老闆內心深處所隱藏著的反動。走上這一行,不是不曾排斥過,但彷彿是命運的牽絆,他注定踏入父親的腳步,一同在這個行業裡揮灑汗水、投注專業。


和順水電工程行提供即時又專業的水電修配服務,讓顧客信任又滿意。

與父親的競爭與夥伴關係

時代的鴻溝,總成為父子間既親密卻又競爭的羈絆。邱家和的父親從小就跟著受日本教育的老師傅習技,承襲了一板一眼、按部就班的做事風格;而邱家和,身為新的一代,在講求效能的世代中成長,他想的盡是公司形象與團體效率。在迥然不同的套路下,兩人一同做事想必衝突常如電光火石般激烈。「我就很不理解,明明從A就可以直接走到B,為什麼就硬是要繞過C再走到B呢?」邱家和皺著眉頭說,這可能是父親要他先將基礎腳步站穩後才能穩定飛翔的冀望;然而他卻也感激地提到,雖然父親龜毛,但正因為注重細節的個性,直到現在仍就影響著年輕一代的做事態度,依然謹慎、執著地將品質放在最前頭。


創業初期,最挫折的在於同業的惡性競爭以及不顧品質的削價。邱家和提到,在過去,裝修工程都是單打獨鬥,能自己做、就自己做。老一輩的人認為,工程都自己包辦,就不用跟其他人分錢;然而,年輕邱家和想法不同,他結交了許多在不同領域上各有專精的夥伴,將他們視為「盟友」。這一個機動性強的團隊將工程專業分工,讓最專業的技術人員來做各自拿手的事。如此一來,不僅可以相互照應,也不會有顧及不暇的狀況發生。工錢雖然少賺了點,但品質絕對有保障,而品質一旦有了保證,自然不怕生意不上門。如此胸懷抱負的經營理念,將這樣的合作共享經營模式視為圭臬,始終相信著自己。在經歷了許多年的堅持後,父親一路從不諒解到現在的認同,甚至還會一起幫忙施工,他將這一切歸功於當初的信念,才能有今日豐碩的成果。



創業如同耐力賽 唯有堅持才能獲勝

在創業之初,事業還在扎根未見萌芽時,婚姻在那時也出現狀況,常因為錢而煩惱。邱家和無奈地說:「創業打拼前一、兩年沒啥本錢,收入和客源都還不穩定,入和出常不能平衡,這場賺的錢,又要馬上先貼在新案場。雖然有案子做,但收到的是客戶開的票,我們只知道之後會有錢進來,但什麼時候會進來?真的沒有人知道,常為了錢是否來得急周轉而著急煩惱。」身為一個傳統家庭的長子,對於「丈夫」的角色也抱著一定的自我期許。「我還記得那個時候我太太問我一句話,最讓我心酸。她問我,『我們的錢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進來?甚麼時候能存到錢?』我卻只能回,我不知道……。」邱家和笑裡依然嗅得出一絲惆悵。創業就是一場耐力賽,它緩慢地進行著,卻必須極度挑戰自身的意志與毅力,要成功?唯有堅持到最後!


細水才能長流 細心才能長久 穩扎穩打才是經營之道

本來非常抗拒水電裝修工程的邱家和,從過去的排斥到現在的上手,想必是有些轉折點。


邱家和說起自己的第一個維修案子,是由朋友介紹,要去幫一位阿嬤更換水龍頭。「吼!那個時候,我還很臭屁跟我爸爸說,我終於有自己的案子,要去賺大錢了啦!」他打趣地說著。到現場時,映入眼簾的是一位痀僂老太太正在分類她撿回來的資源回收物,家中四處擺滿廢棄物,環境十分髒亂。「我那個時候一邊修繕一邊想,那阿嬤好可憐喔!我換好之後要是還收她錢,走出去應該會被雷公打死!」想當然爾,最後沒有收到該收的錢,而且還多幫她更換了另一個漏水的水龍頭。賠了錢但很開心,賺到一份溫暖,心裡是踏實的,這樣的窩心小事,讓邱家和找到發揮專長為人服務的目標,也是讓他願意繼續走下去的動力!


能一直走到現在,邱家和認為是自己運氣好,但他所沒提到的,應該是謙遜的特質。邱家和說,他很慶幸以前所遇過的難題或差錯都不算大。從學徒跟著前輩師傅學習下,也經歷各種狀況,在或大或小的事件當中,邱家和因此學到許多水電實務經驗,讓他在往後的創業之路,能夠敏覺地避免工程上不可挽救的大錯......

──

完整內容將收錄在《足跡.事蹟.軌跡(三)》一書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  • Facebook社交圖標
  • YouTube社交圖標
  • Instagram

心想文化創意 足跡事蹟軌跡 品牌影音

(02)2500-6670

© 2018 by ShinShan Publishing & Creative Co., Lt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