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眼就能瀏覽完畢的簡約辦公室,位於台南市永康區人口最密集處;約十多坪大小,雖不比市區商辦來得氣派,但仍五臟俱全,這裡是「吉將人力仲介公司」不能缺少的「心臟」。總經理陳建成先生笑盈盈地走來,桌上的茶具和茶葉看得出他的好客。聽老闆回憶年輕時的故事,沒有過多的形容修飾,卻能將事件說得讓人歷歷在目,而這樣的渲染力,正是他事業路上的成功關鍵――「真誠」。真誠待人、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,是陳建成出社會三十多年來所歷練的心得,如此態度也確實成功地讓他從當年滿腹迷惘的海歸青年,變成一位帶領公司轉虧為盈的大老闆。
第一線做起 一步步累積創業能量
民國100年成立至今已逾七個年頭,吉將人力仲介公司的誕生來自於一場場美麗的安排,以及一顆熱愛服務社會的心,而故事就從一個二十幾歲的異鄉遊子開始。三十年前,陳建成服完兵役後,因宗教信仰緣故,飛到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等地傳道;但結束志工工作返台,卻跟大多數的海歸青年一樣,口袋空空、不知道該何去何從。談起彼時迷惘的自己,陳建成笑說,當時真的是走在路上數著電線桿,不知道要做什麼,覺得前途茫茫!再回到之前待過的宗教單位服務一年後,才開始思考人生道路。第一份工作是模板工程人員,不久後以自身的泰語優勢,轉職北部仲介公司,管理所雇的上百名工地泰勞。這份職務與工地粗重模板活相比,儘管較為輕鬆,但仍感覺自己不適合工地職務,決心轉換跑道。
陳建成之所以泰語能力優於其他人,甚至助他在職涯上順利轉換跑道,說來也是老天的「幫忙」!回憶起年輕時在東南亞生活的日子,陳建成說,泰國地處熱帶,到了晚上天氣仍相當悶熱,木造房屋夜間散熱時,格外燠熱難耐,不到晚上十一、十二點難以入眠,所以睡不著的時候乾脆就來讀泰語,因此打下不錯的語言基礎,成為日後工作時的利器。
運用同理與尊重 巧妙化解衝突
離開工地,以翻譯身份到六輕工業區擔任翻譯員,參與管理工作,成為台灣雇主與上千名泰籍勞工之間的溝通橋梁。這份看似簡單的工作,其實有著鮮為人知的辛苦跟危險,就曾有一次面臨泰勞和管理員間一觸即發的衝突。陳建成描述,當時因為外籍勞工喝酒打架事件頻繁,所以廠區便固定針對私藏酒類或傷人器械進行例行檢查。那時抓到一名泰勞藏酒,不料對方因為不滿違禁品被沒收,竟跑去跟其他外勞造謠,指控管理員拿電擊棒打他,弄得整群外勞群起鼓譟,黑夜裡包圍管理辦公室,不斷敲打辦公室組合屋牆壁。
蹦蹦蹦的聲響,引來警察單位和台塑幹部緊急動員,但要進行協調時,竟沒有一個翻譯員敢離開房門,四面楚歌下,只有陳建成願意挺身出面協助談和。陳建成笑說,相較其他管理員的鐵血嚴厲,自己可能因為吃素,看起來比較和善,再加上過去久居泰國多年,也相當了解當地文化和風俗民情,懂得如何和泰國朋友打交道,每次進行例行檢查時,對泰勞總是勸戒先於施罰,因此多獲得他們的幾分敬畏。當時出去協助溝通時,僅是好言告知泰勞們「台灣是法治國家,有任何委屈可以直接講出來,我們會幫忙解決問題!」在同理心的充分展現之後,一場可能的干戈因而順利化解。
轉換職涯跑道 一個稱讚成為人生轉捩點
因管理人員需輪班熬夜,身體也出現了一些狀況,後輾轉到人力仲介公司擔任業務員,才知隔行如隔山,對於不懂得怎麼開發客源的陳建成來說,一起步就遇上大困難。一開始只懂得用最傳統的方式、挨家挨戶發傳單,導致業績一直掛零;直到第三個月開始翻報紙打電話找尋客源,業績才有了起色,而這轉機就來自最需要人力的安養院。
大約十五年前,台南地區的安養院大多還不熟悉外籍勞工申請程序,他抓準這個機會,打電話到各院所邀約說明,並在公司副理的幫忙下,業績有明顯進步,慢慢獲得信心之後,對這份工作也越來越有信心與熱忱。善於同理他人需求的陳建成,總在細微處用心,每每被客戶稱讚服務好,甚至認為當業務太可惜,願意出資,讓他去開公司做老闆。然而個性耿直的他對當前的收入已經感到滿足,況且深知開公司並不容易,自認還沒有當老闆的能力,而婉拒客戶的金援襄助。不過客戶的一個個善意,也在陳建成心中種下一顆種子,預言了他未來的職涯發展。......
──
完整內容將收錄在《足跡.事蹟.軌跡(三)》一書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