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「亞奇人力資源」李素卿──女力撐起一片天 妳們是阿爸永遠的驕傲

民國五十年,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仍瀰漫於社會,農家最大的盼望便是生養男丁,李素卿的父母連生七女就成了鄰里揶揄的話題。排行老二的李素卿猶記每當妹妹出生時,母親忍不住垂淚與父親失魂落魄的畫面,總像烙印般在腦海裡揮之不去。


亞奇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創辦人 李素卿。

瓊麻山林裡的女孩 把吃苦當吃補


打從有記憶起,家裡食指浩繁,貧窮便如影隨形。七姐妹只能同擠一張床,連牙刷和毛巾都是全家共用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,自幼大姐負責協助媽媽操持家務,妹妹們則是各被分派養豬、放牛、養雞鴨、生柴火等工作,每個都不得閒,而體力好又能吃苦的李素卿便跟著父親四處下田忙農事、上山採割瓊麻、製瓊麻絲。


「爸爸的人生好辛苦」,眼見父母靠著自己的本事養活一家,她一心想幫父親減輕生活壓力。「小學跟著父母在瓊麻田裡幹活,只要不上學,就是上山下田。有時坐在教室裡,看到天邊烏雲密布,就開始擔心昨天曬下的瓊麻,整顆心都不在教室裡,這就是我的童年生活⋯⋯。」


日子愈苦,父母親刻苦耐勞、勤奮樂天的身影益發鮮明。把苦當成補,至今李素卿都還記得他們的叮嚀:「凡事靠自己,要證明女兒沒有輸給兒子,不能讓別人看不起。」這一句話,指引她三十餘年的事業之路,照亮了近一甲子的精采人生。


李素卿全家福 ── 從小當兒子養的七個女兒。

夢幻工作無法帶來夢想的生活


父親深知教育是翻身的唯一途徑,因此只要孩子願意讀書,他無不想方設法四處借錢,舉債供學,甚至連母親也曾典當首飾,換取女兒們的學費。


寒暑假,李素卿因得返鄉幫忙農事無法參加學校的輔導課,導師要求家長到校說明,目不識丁的母親背著年幼的七妹到高雄,只見母親比手畫腳且低姿態地用台語向導師乞求諒解。期間七妹因飢餓嚎啕大哭,母親顧不得旁人眼光,連忙找個牆角蹲下來餵奶,當下導師不可置信的輕蔑神情,深深刺痛李素卿的心,骨子裡更清楚自己沒有犯錯,母親為什麼要無端承受這份屈辱?她立下誓言,未來一定要出人頭地,不再讓家人難堪。


高中畢業後,為了籌措學費及生活費,身兼數份打工工作,以新聞編輯採訪科班畢業生,進入大型出版集團擔任採訪編輯工作,腦海滿是對文學的美好憧憬,如今工作能結合興趣,宛如踏入天堂,真心認為這是她自此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

只是現實往往事與願違。一是面對名滿海內外的大作家,小小的編輯只能負責校稿、排版、看印或包裝等瑣事;二是台北居大不易,下班前後還得兼差清潔工作,才能勉強餬口。眼看前景黯淡,李素卿毅然離職,陸續投入房仲、代書助理等行業,以虛懷若谷的學習心態,像海綿般吸取各行各業的經驗。民國77年,遇上日系超市到台北設點,李素卿向店長毛遂自薦,承包全店的清潔業務,卻因需開發票,誤打誤撞成立「亞奇環保有限公司」,自此開啟創業之路。


熱愛文學的李素卿,悠游於文學編輯工作中。

堅持贏得支持 父母揚眉吐氣


創業後,收入與忙碌程度大幅提升,但在沒有資金及人脈的情況下,只能承接免押標金、免履約保證金的超巿清潔工作。面對案場所需的各種清潔用品與機具,李素卿連一輛腳踏車都沒有,只能商請台北的大姐與姐夫,利用閒暇時間開車幫忙。大姐看她日以繼夜地忙碌,決定和姐夫一起投入,分攤工作辛勞。


姐妹同心創業,家鄉老父卻是萬分不解,父親曾說:「如果要當清潔工,當初何必受高等教育?」面對質疑,姐妹倆內心也起了很大的衝擊。為了打平公司的營收支出,時常得親力親為,跌跌撞撞之間,和姐姐建立起深厚而相互扶持的革命感情。她們也一心感謝天公疼憨兒,似乎有股神助的力量護佑姐妹倆過關斬將,案子愈接愈多,順利承包三重、新莊等多家醫院的清潔工作。


不過,清潔工作者多半已過中年,難免力不從心,當案主以表現不佳要求換人時,李素卿總是不忍辭退老人家,因為在他們的身上有著父母辛勞過日子的身影。當時適逢政府各機關基層人力需求日益增加,她與大姐商量後,決定放棄嫻熟的清潔包案,主攻政府機關相關的勞務人力採購標案。日後,甚至一舉標下墾丁國家公園以及核三廠的勞務工作,一時之間,故里鄉親紛紛來向父親請託求職,從此讓父母在家鄉揚眉吐氣。


爸爸走後,每到他的果園,姊妹們總會帶回一些作物跟媽媽分享,媽媽滿足的笑容,無價!

拿下大案子 正是一連串考驗的開始


隨著營運步上正軌,為了使公司朝向多角化發展,陸續承接不少標案。印象最深的是,當初懷抱著嘗試的精神,瞄準全省台糖加油站的巨額採購標案,起初原沒得標,豈料得標廠商在簽約過程中資格審查有瑕疵,喪失得標資格。按政府採購法規定,需由次低標的亞奇遞補,這下可讓全公司翻天覆地,因為完全湊不出龐大的履約保證金。


若是無故不履約,將受到停權的處分,況且距開工日僅剩五個工作天,全省加油站每日需數百名人力,這天窗一開,可不是小問題!面對金流與人力的雙重壓力,李素卿商請父親入股,並以其土地向農會抵押貸款,順利解決資金問題。派遣人力部分,為了如期開工,她每日從台北開車往來全國各大招工據點,整日只喝罐裝咖啡硬撐,卻仍堅持一定要在孩子放學前回到家,最高紀錄一天奔波九百多公里。她一心想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,不只是為了履行合約,更為了負起做母親的責任,「現在我回想起來,也不知道當時一個女人家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一股力量⋯⋯。」


先生和她身處不同事業體,在工作上沒有交集,想幫忙卻也無從使力。也曾不只一次在心疼之下忍不住斥責妻子:「妳有需要拚成這樣嗎?」面對所承受的龐大壓力,她必須自己克服情緒波動,只能寄情於書海,透過大量閱讀為自己的情緒找出口,或是藉由運動以紓解壓力。



完整內容將收錄在《足跡.事蹟.軌跡(八)》一書

  • Facebook社交圖標
  • YouTube社交圖標
  • Instagram

心想文化創意 足跡事蹟軌跡 品牌影音

(02)2500-6670

© 2018 by ShinShan Publishing & Creative Co., Lt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