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多元文化飲食風氣盛行,餐飲品牌如雨後春筍般興盛,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,許多商家只是曇花一現。而在這一片廝殺中,有那麼一間不炒短線、不追熱潮,堪稱人氣網美店的同時,也吸引著老饕排隊光顧的早午餐專賣店──「上山採覓」,開業三年業績穩定成長,甚至深受許多國外觀光客喜愛。究竟是什麼魅力,讓客人不遠千里、花上機票錢也甘願前來「朝聖」?邱嘉煌的創業故事,不能錯過!
在對的地方享用對的食物
社區巷弄裡的轉角邊間,有這麼一戶掛上日式布簾的小店,店內以原木、泥作混搭的巧思設計,加上溫暖人心的食物,完全展現出店家的細緻投入,這些小細節分開看並沒什麼特別,但組合在一起,一切都對極了!
上山採覓老闆邱嘉煌的用心,無論從食物、氛圍到空間都能被深刻地感受到。這個充滿台式與日式文化的融合與創意,溫暖又撫慰人心的空間,無疑是忙碌上班族最佳的休憩之地,也是讓外國觀光客充分感受溫暖人情和享受台式美食的一片小天地,這也展現了邱嘉煌開店時的理想──「在城市中打造一個步調慢一點的地方,因為美食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!」
設計轉餐飲的挑戰
將最愛的設計和不能割捨的餐飲結合,實際上挑戰還不少。從前做商業空間設計,最重要的是點子和創意,時間大部分花在「對內探求」上,從觀察與經驗中去勾勒出成品的模樣,然後將之實現;但餐飲業不太一樣,雖然也需要創意,但更挑戰的是「向外求取」的能力,尤其是人的管理。邱嘉煌坦言,開店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想辦法解決「人」的問題,例如求職者能力的良莠、人與人之間的配合、員工的人事異動等,在人員未臻穩定之前,甚至常常得休店,讓他花了很多心思和時間才逐漸穩住。
而事必躬親是邱嘉煌奉行的理念,他認為只有自己親身做過,才知道工作中的難處與調整改善方式,所以開店初期他幾乎凌晨兩三點就起床做準備,透過不斷地嘗試調整,熟悉每一個環節,才有資格去告訴員工該怎麼做,並讓員工信服......
──
完整內容將收錄在《足跡.事蹟.軌跡(四)》一書
Commenti